1月20日、21日在北京文博交流馆重装开放的第一个周末,馆领导率先当起了志愿者为观众进行讲解服务。同时,新的一批志愿讲解员也纷纷上岗。志愿者们采用风趣诙谐的语言讲述智化寺的历史故事,结合新的展览内容对智化寺的文物内涵和古建筑明代特点作了深入的解读,并在讲解过程中积极与观众互动,比如智化寺为什么会是第一批“国保”?智化寺建筑特点有哪些?智化寺为何是座“下沉寺庙”?智化寺的房顶上为何是“黑顶子”?智化寺一共有多少座藻井,现都在哪儿?智化寺的京音乐,都有哪些乐器?智化寺音乐为什么叫京音乐?什么时候来智化寺,景色是最美的?对积极回答,并答对问题的观众,赠送博物馆小纪念品予以鼓励,充分调动了观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虽然天寒地冻,志愿者们不畏严寒,矗立在寒风之中,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服务,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点赞,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志愿者正如智化寺院内那株红彤彤的海棠果一般,成为博物馆内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这寒冬增添了一片暖意。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36号